前段时间,Tiffany&Co邀请青年作家安东尼体验了段蒂芙尼之旅,
他写了这么段文字:
好在这么多年过去了 关于爱 还是想要
三十几岁的日子 想抬头挺胸 踏踏实实地过
不想再和 未知的人 经历相同的事情
而想和相同的人 一起体验未知的人生
我经常在看到蒂芙尼钻石的时候
我都会想 有朝一日我会遇到一个人
我们会把戒指戴到彼此手上
从此以后在每一个 爱与被爱的时刻
我们的身体都会闪闪发光

找这么温暖的男生写这么柔软的话,啧啧啧「不想再和 未知的人 经历相同的事情 想和相同的人一起体验未知的人生」,天啦噜这个品牌真心会撩!所以,诶嘿嘿这是一条蒂芙尼的付费软文。(误)
Tiffany一直被牢牢贴上“真爱”的标签。周耀辉在写给Fiona的歌里说,仿佛带我走进tiffany / 让岁月在流金 / 屏住呼吸闭上眼睛 / 等一件最贵重的首饰。
《蒂芙尼的早餐》,行走的迷人模范赫本小姐说,“最好的办法是坐进一辆出租车到Tiffany去。那里有安静气氛和高贵气派。你在那里是不会发生不幸的事儿的。”电影把这个卖钻石的地方渲染成一个如梦似幻的“没有忧愁的地方”。

所以电影《情归阿拉巴马》里,当男友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的Tiffany旗航店求婚时,我们的女主角情不自禁一口答应。在这样的氛围魔法里面,她不再是著名的时尚设计师,而是一个幸福的、被眼前闪动的光芒打动的小女孩。

而近年来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在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里,黛西一身Tiffany的珠宝,在1920s的纸醉金迷里显得光芒万丈。盖茨比倾己所有地去爱她,这种真诚又浪漫,坚定而勇往直前的爱比钻石还要闪耀。

别说那些璀璨莫名的钻石,光是那只由白色丝带轻柔萦绕着的蓝色小盒,就足够让我们有珍视一生的魔力。1906年的《纽约时报》是这么说的:Charles Lewis Tiffany有一样东西,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,因为它只送不卖。这就是蒂芙尼的礼盒。
插播一则小花絮:有次康熙来了小S说她丢掉了女儿的蓝盒子,大S表示惊讶,你知不知道蒂芙尼的首饰跟盒子是一体的?有个这个盒子才完整。最后大S把自己的一只蓝盒子送给了外甥女,才让这个少女有了份完整的礼物。

这个带着专属颜色的盒子让人有种难以言喻又无从抗拒的感觉,很奇幻却又很亲密,很温柔又略带雅致的距离感。只有它有这样的魔力,让我们一看到就瞳孔放大,心跳加速。
因为我们知道解开丝带,打开这个名字为“Tiffany blue”颜色的小盒子,里面包裹着一句闪着动人又坚定光芒的话:你被深爱着。
动图
(咦找不到解丝带的画面,将就感受一下)
—————我是重点分割线小可爱—————
我们的这场远赴汕头的婚礼,铭记的就是这么一个打开礼物的过程。
Design Inspiration来源于tiffany的Blue box,代表这对年轻爱侣的,不是厚重又棱角分明的盒子,而是那翘首挺立的蝴蝶结。轻盈。温柔。甜美。
婚礼是一个完美地“tie the knot”的过程。




婚礼又像打开礼物的一个仪式,开启全新的另一段旅程,就像安东尼所描述的:「我们会把戒指戴到彼此手上 从此以后在每一个 爱与被爱的时刻 我们的身体都会闪闪发光」 何其绚烂与闪亮。










有关礼物,就像黄磊写给妻子孙莉的话:年轻时我们相爱,面对彼此之间送上的礼物都会急不可待,爱的热烈张扬。爱的久了,礼物也就少了,倒是开始为彼此拔了些白头发,拔着拔着才发觉,对方就是自己的礼物,拆不拆都在那里,不远不近,让人心安、坦然。许许多多的礼物里面,原来倾付此生的陪伴才是最浪漫的那一件,那么从婚礼开始吧,To love and to cherish.
祝福Tim & Nicki.
